杨盛龙在线:
杨盛龙“民族文化”连载: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草原的臂膀 2:在等待
3:酒乡漂 4:石板寨散步
5:大理三月 6:奔放的求爱
7:布朗山日出 8:歌圩盛会
9:锅庄舞缱绻 10:吊楼滴翠
11:翻过澜沧江
诵读/舞,人民作家,12分钟
太阳照耀着乌孙山下的伊犁河谷,伊犁河泛泛西流,与之平行向西的察布查尔大渠泛着金色波光。
渠河之间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土地,岸柳成行,稻浪千重,成片的水稻、玉米、高粱、棉花在灿烂阳光中趋于秋熟。这里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行政区域。勤劳勇敢的锡伯族人民从遥远的东北迁居到这里屯垦戍边,繁衍了十几代人。
锡伯族人民世代铭记着四月十八这个日子。二百四十年前的1764年,清政府下令征调英勇善战的锡伯官兵前往新疆伊犁戍守边防。农历四月十八,锡伯人在盛京(今沈阳)锡伯家庙太平寺集会,祭祀祖先,聚餐话别,祈安践行。大家饱含热泪,想到同根同族从此再也不能同桌共餐,见面只能在梦里,“骨肉同胞顿足牵衣无言啜泣”,忍痛别离。
四月十九,太阳从东方黯然升起。这是个非同寻常的太阳。锡伯官兵连同家眷近5000人,与家乡与亲友生离死别,如江淹《别赋》所书,“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此一别,时序变幻,征程万里,黯然销魂,“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将士们身背弓箭,腰挎佩刀,骑着马,赶着牛车,有的徒步,扶老携幼,呼儿唤女,带着帐篷、粮食、衣被、种子,最后看一眼故土的房屋、树木,离开世代生息繁衍的热土,十步九回头,浩浩荡荡而又零落涕息,向西行进。前方,是十分遥远而荒凉且非同寻常的征程,太阳也得走四个小时,锡伯族队伍与太阳一起西行。
他们出彰武台,进科尔沁草原,沿西拉木伦河而上,进入蒙古车臣汗部,经荒无人烟的无垠大漠,顶着狂风,迎着飞沙走石,在沙漠深处凿井饮水,冒着沙漠中特大温差的酷热和严寒前进。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走出浩瀚戈壁,走到克鲁伦河的尽头。
锡伯军民经过乌兰巴托,远征四个月,行程过半。八月底行抵乌里雅苏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使他们只有扎下营寨。漠北冬早,寒气袭人,牧草紧缺,所带五千牛马,经长途跋涉,疲惫瘦弱,加之又染瘟疫,倒毙大半。经向朝廷呈报得准,从乌里雅苏台借得马匹骆驼千匹。休整六个半月后,待到三月春暖,再向西进发。
这支队伍艰难地行至科布多,时值阿尔泰山积雪融化,河水陡涨,水深流急,被困多日,畜力倒毙甚多。畜力短缺,粮草断绝,锡伯人采野菜充饥,婴儿缺奶只能挤野菜汁喂养,很多人积劳成疾,有些人长眠于征途。他们架设浮桥渡过额尔齐斯河,趟过多条激流,战胜许多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翌年七月二十二,这一群横跨半个亚洲大陆的男女老少,终于抵达目的地伊犁。他们衣衫褴褛,面黄饥瘦,疲惫不堪,却是铁骨铮铮,精神不减。锡伯军民餐风饮露,忍饥受冻,历时一年三个月,行程一万余里,跋涉千山万水,胜利完成西行壮举,写下辉煌的一页。
从此,太阳不再西沉,永远照耀着伊犁河谷。
天下河水向东流,特克斯河流到锡伯人屯居处改称伊犁河,被锡伯族人的西征壮举感动得掉头向西。
锡伯军民被编为锡伯营,分设八个牛录,军政合一建制,居于乌孙山与伊犁河之间的冲击平原上。
各牛录皆有校场,官兵跑马射箭,逐级阅兵,表彰优秀,增强战斗力。
他们屯兵练武,垦荒生产,经年累月驻守在边防。
他们多次打退侵犯伊犁的沙俄侵略军,粉碎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分裂图谋,付出重大牺牲。
仅1867年就有7000人在抗击封建主麦格木扎提为首的“苏丹汗国”的征战中献身,导致当时伊犁锡伯族人口锐减1/3;
锡伯族官兵19世纪20年代出兵南疆,平息了在英国殖民主义者支持下的张格尔叛乱;
20世纪30年代先后出兵喀什、哈密、乌鲁木齐,沉重打击叛军,粉碎了英、日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图谋;
40年代参加“三区革命”,与其他民族兄弟并肩战斗,抗击国民党部队,取得重大胜利。
历代锡伯族人精骑善射,察布查尔为射箭之乡,锡伯人家家备有弓箭,锡伯人从小拉弓射箭,在历史上保卫边防中功勋卓著,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再立新功,多次夺得全国射箭冠军、国际射箭冠军。
从驻防伊犁的第一春,锡伯人就一手持枪守边卡、抗击侵略军,一手挥镐拓荒地、引水灌屯田,保卫边防,自给自养,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模范。
伊犁河沉寂的荒地,被西行的太阳点燃。
从1802年起,400劳力在总管图伯特的带领下,春秋奋战,开凿大渠,边挖渠边开垦新田耕种,经过六年奋战,开凿出一条宽深各两丈、长200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开垦近8万亩农田。后来经过扩建和增修支渠,总灌溉面积增扩到50多万亩。
中国的无坝引水,南有都江堰,北有察布查尔大渠。新疆的水稻种植,从锡伯人始。就那么些人口很少的民族成员,开渠垦田,其艰难程度,艰苦创业精神,与千千万万人开凿京杭大运河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英雄的锡伯族人民屯居伊犁,二百多年来守卫边防,为保卫祖国、开发建设边疆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中国的边防戍守史、边疆建设史铭记着屯垦在伊犁河谷的锡伯族人震古铄今的功劳。地球的星河运行图定格,今天照耀着西北边陲中俄边境的那一轮耀眼的太阳,是从东北亚白山黑水间浩然升起来的。
太阳西行
总编辑:骆圣宏
栏目主编:李建丽
文/杨盛龙
1953年生于湘西龙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供职于国家民委,曾任文化司副司长、研究室副主任、巡视员等。发表文学作品千多篇,出版散文集《西湘记忆》《二酉散简》《心心相依——中华56个民族散记》《走进都市唱民谣》等。名列中国哲士网“古今中外人物索引”。文学创作成就被《中国当代文学史》等十多种文学史著专节专题评介。民族问题研究方面主撰《民族交往与发展》等著作。
诵/舞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干部,《人民作家》平台特邀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