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 关于我们 > 学者论坛 > 正文
百年风雨铸辉煌——宣化一中发展历史略述
文章来源:战 勇    发布日期:2023/8/14    点击数:2688 次

古城宣化,重教兴文,底蕴深厚。元朝时设有“景贤书院”,明朝时设有“上谷书院”, 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创立“柳川书院”,时任直隶总督方观承亲题校名。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秋,在“废科举,兴新学”的维新变革浪潮中,学校在“柳川书院”旧址上建立,定名为宣化府学堂,从此,在张垣大地上播撒下第一颗现代教育的种子。

肇始学制为五年,初设课程为经、史两科;学生除读经阅史外,还学习策论作法。当时虽有学堂之名,实乃书院之延续。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更名为宣化府中学堂,由知府王守堃为总办,聘本城贤达胡桂芳为监督(校长)。校址仍为柳川书院,开设国文、英文、算学、地理、体操等科,开分科设课的先例。但物理、化学等科,因师资匮乏,仍未开设。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直隶省视学贺培桐来宣动员学生赴日留学,是年四月,由宣化府挑选本校吕复等十九人(全府共28人)分别官费、自费遣赴日本东京学习师范理化各科,同时挑选李堂等十二人转保定高等学堂学习,开本地学子向外求学之先声。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宣化郭维城任监督,添建楼房五间,平房十三间,以扩大校舍。时任知府、老翰林高熙哲反对新学,注重古文,与郭监督意见不合,将郭监督撤职扣押,引起在校学生及校外学生的公愤,学生们联络京津各地校友,联名上告。结果,代表新派的学生取得胜利,郭维城开释,高熙哲调离。

1909年(宣统元年),涿鹿王际隆任监督,由于当时学款划分未清,经费亏空甚多,学生升转无定,以致七年之久,学生概未毕业。王监督到任时,学生只有两个班,不及四十人。王监督极力维持,多方筹措,当年暑假后添招第三班;1910年(宣统二年)暑假后添招第四班;1911年(宣统三年)第一班10人毕业,为本校成立以来有正式毕业班之始。暑假后添招第五班。此后每年陆续毕业,陆续招生,形成定制。由于学校有所发展,宿舍不足,于1910年添建宿舍15间,茶炉、浴室5间,饭厅5大间。1911年又购置理化仪器等,学校日渐发达。

1912年(民国元年),学校改称为宣化府中学校,由河北乐亭人李大本(北洋大学毕业,李大钊族兄)任校长。1913(民国二年),收有万寿宫作为分校,并改称直隶省立宣化府中学校。1914(民国三年)一月,占用演箭所全部,从1913年4月起,即先后在万寿宫北及演箭所北半部建筑礼堂、教室、图书室,理化实验室等,于1914年8月陆续落成并将演箭所南部辟为操场,校址由柳川书院南迁至本校,柳川书院改为宿舍(后称北校)。1916年(民国五年)7月,占用游击旧署西、北两面空地扩充网球、篮球各场。1917年(民国六年)5月添建自习、体操等室,重修南墙,改设正门。十月拆毁万寿宫扩充操场。同年校名改为直隶省立第十六中学校。1918年(民国七年)1月,收买游击旧署及其北民宅,南段修作厨房、饭厅、教员、庶务等室,中段辟作校园,北段建设盥漱、沐浴、教员各室。1919年(民国八年)秋,于体操室东添建正房五间,东西房六间,作为职员办公室及住室。自此,学校规模具备,直至1937年“七七”事变,校舍虽略有增改,学校规模大体如此。

李大本校长在任期间,除极力经营校舍建设外,在办学上亦有创树。聘师招生,遴选严格;讲课授业,注重研究;订阅《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传播开明文化。校风蒸蒸日上,学生成绩优良。从民国元年起,学制改为四年。1922年(民国十一年)暑假后,增招女生一班(10名),创办男女合校。1923年,一度改行三三制,暑假后,开始增设高级班,未及一年,即行停止。是年又招收女生—班(14名)。同年试行道尔顿制教学法,由于师生反对,未得成功。李校长因而辞职。李大本校长在任12年,致力于学校建设,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树立优良的校风,成绩卓著。12年中,毕业17个班,毕业学生370多人,是学校在旧中国的鼎盛时期。其后历任校长,大体率由旧章,且俱任期不长,建树不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青年学生运动的风波很快传到宣化,在宣化接受“五四”思想最早的就是宣化中学。本校学生在夏国瑞等人的领导下,组织罢课,走出学校,深入商店,开展抵制日货的运动。运动持续了一年。“五四”运动不仅在校内发生了震动,而且也对宣化地区的学生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9年(民国十八年)设置察哈尔省后,学校改名为察哈尔省立第二中学校。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又改名为察哈尔省立宣化中学校。约在1930年前后,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全国中学改行三三制,本校于1931年暑假后正式实行,招收高中第一班。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2月,共产党员张苏来校任语文教员,在校内开展爱国抗日的宣传活动。由于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张苏同志利用当时允许谈论抗日的机会,采取公开宣传的活动方式,一方面在学生中演讲,一方面在学校的刊物《沃塞》上撰写文章,大力宣传反蒋抗日的爱国主张。

1935(民国二十四年),时局更为紧张,随着抗日怒潮的兴起,学生思想起了激烈的变化,迸发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此时适逢学校缺乏教员,张苏同志趁机介绍林枫、张伯远两位共产党员从北京来我校任教(林任公民课、张任英文课)。1935年10月即在学校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展开了党的组织活动,前后在宣中、宣师发展党员,介绍冯光潜、陈焱、李维略等五六名学生入党。宣中的共产党组织虽后遭破坏,但在这一阶段内,革命的进步的思想开始在校内扎根,党在这一阶段内领导的学生运动也成为校史中光辉的一页。

宣化一中从1902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35年内,共毕业学生初中49个班,约计1100多人;高中5个班,约计100多人。就旧察哈尔省来说,是一座卓有成绩的学校。毕业学生考入著名大学的数量,在察哈尔省来说是首屈一指的,曾被誉为北洋大学的预备学校。当时入校上学的多为官宦富户子弟,为旧社会培养出不少人才,如童冠贤(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张砺生(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副总司令)、武士敏(国民革命军98军军长,抗战英烈);而在进步思想影响之下,也培养出不少革命者,如张苏(最高检副检察长)、康世恩(国务院副总理)、文击(原名刘树棠,总参炮兵部部长、开国将军)、马信 (原名马果毅,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以及一些著名学者如吕复(知名学者、河北省副省长)、李泰棻(北京大学教授)等,都曾在本校就学。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学校创办《宣中半月》内部刊物,为期一年,当时校庆日是4月1日。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日寇侵入宣化,强占本校作为军营,北校(原柳川书院)被日伪政府的农产物交易场占用。抗战胜利后,宣化第一次解放,学校没有恢复,校舍由晋察冀边区中学借用近一年时间。学校停顿长达十年之久。

1946年10月,国民党占领宣化。1947年2月,国民党察哈尔省教育厅先派韩绍封来宣筹备复校,继派刘恩为校长,借用宣化师范校址延师招生,于1947年3月开学上课,同时着手修理本校教室、宿舍、设置桌凳,改建饭厅,于同年暑假后迁回本校,校名仍为察哈尔省立宣化中学校。学校校舍虽依然如旧,但由于日寇八年占用,各种教学设备、图书、仪器、体育用品以及生活设施等,损失殆尽,加之国民党草草复校,学校设备甚为简陋,又将几百棵高大的风景树砍伐罄尽,校风校貌很不景气。时值解放战争之际,国民党对学校监视甚严,校长刘恩热心于在学校建立国民党、三青团等组织,其他方面成绩甚微。时近二年,没有毕业生。

1948年暑假后,全校有初高中合计十12个班,学生共497人,教职工58人。1948年12月初,我军解放宣化前夕,国民党撤退时,协迫一部分师生逃亡张家口,卷宗档案掩埋焚毁;物资校具遭受窃掠,学校再次遭劫。旧中国的宣化中学随国民党的溃逃而宣告结束。

1948年12月8日宣化二次解放,文化接管组接管学校,派孙拓夫任校长,许文毅任教导主任,招集原校留宣师生回校,于12月15日复校(后定为校庆日,延续至2001年)。27日,逃张师生返校。1949年1月1日正式上课。当时到校学生140余人,教职工50余人。经过1949年上半年整顿恢复,学生陆续增到415人,经测验编班:高中3个班,初中6个班,共364人;教师25人,职员13人,工人18人。校名仍沿用察哈尔省立宣化中学校,新中国的宣化中学从此诞生。

孙拓夫校长等到任后,重整顿学校秩序,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师生的政治觉悟。在教师中,贯彻党的政策,团结教育留用教师,转变他们的思想。孙校长在教育改造教师工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善于团结、大胆使用留校教师担任学校工作,分派王树纲担任教务教导员、王锡田担任生活教导员、朱德彰担任体卫教导员。对一些学有专长,在教学工作中做出成绩的教师大力表彰,使这些留用教师很快地消除顾虑,安下心来。

在学生中,除加强生活纪律管理外,着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注意把校内教育和社会的政治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组织师生深入民户或分散到街头,宣传土改、镇反和三大改造的方针政策,组织师生参加反对美帝白皮书和反对美帝侵占台湾、朝鲜的座谈,参加宣传和游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组织师生举行座谈会、誓师大会,组织抗美援朝文艺宣传队,深入农村巡回演出,进行宣传。这些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师生的政治觉悟,学校的政治气氛空前浓厚,师生的思想非常活跃,文娱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秩序井然。  

1949年上半年,先后建立青年团和学生会,1951年“七一”公开建党,并开始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在转变师生思想的同时,孙校长又抓紧学校建设,积极创造办学条件。1950年上半年建立图书馆。复校时只有残缺图书214册,复校后开始添购,1949年底达到I476册,杂志20余种。1949年11月23日老校友郭荫南先生捐赠家藏古装书籍二十四史和古杂书共1039册。大力提倡自制教具,许多教师响应学校的号召,共制作地理、生物、数理各科各种标本,模型607件,图表101幅。在办学方针上明确德智体并重,理论实践一致。将劳动教育引进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劳动'培养劳动观点,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彻底结束旧学校中学生不参加劳动的封建恶习。

为了摸索办学道路,在当时的条件下,积极学习苏联经验,组织教师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并于1950年上学期开始试验五级分制教学,于1950年下学期全面推广。此种教学制度虽在以后的实践中由于不符合我国国情而被中止,但却可以看出当时在新旧交替之际,为了办好学校而积极进取的精神。孙拓夫校长于1953年初调离,在校任职四年。解放后名为复校,无异于创办。孙校长为创办新宣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积极负责的精神。后任校长中,徐景琛校长和主持过一段学校工作的副校长尹子昭以及当时的党总支书记王士魁等,在学校建设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都做出过成绩,使学校成为省重点中学之一,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复校后,前三年中学校基本维持在高中3个班、初中7个班的规模,全校学生400人左右,教职工50多人。从1952年起,学校开始发展。1952年初中扩为14个班,高中3个班,共17班,学生815人,教职工73人;五三年,初中扩为16个班,高中扩为4个班,共20个班,学生达1005人,教职工81人。根据学校的发展情况,原校舍已不敷用。1950年由原宣化市政府拨给学校西邻民间菜园约45亩。   

1951年起,在北半部陆续兴建教室26间,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文革中将物理、生物实验室改为学校行政及教研组办公室),并在北校建宿舍一排六间,校内建宿舍四排四十八间。1952年,郭荫南先生捐献住房院落一处,计有房屋38间,用作本校教师家属宿舍。1954年,为扩大操场面积,将校门改在操场西侧。1955年翻修礼堂,其后又添建教室、学生伙房及饭厅。至此,全校面积达到130亩,房屋491间。各年级逐步保持到四轨制(个别学年高中班数为6个),高初中各12个班,全校24个班,学生人数约1100人。当时外县,农村在校就读的学生仍很多,大部分学生吃住在学校。全校可容纳住校入伙学生七八百人。

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宣化划归河北省,学校改名为河北省宣化中学校,1956年又改名为河北省宣化第一中学校。

1958年大跃进时期,学校开办工厂,曾先后办过赤霉素厂、耐火砖厂、汽车修配厂,以及电镀、铸造等厂,经历年整顿,形成具有机钳铆焊工种的小型锅炉厂。年产值不大,利润菲薄,对办学小有补益。并在教室区南开辟农场一处约十四亩,当时做为生物课实验和学生参加劳动的基地,全部种菜,补助学生伙食团及解决教师的吃菜问题。

1966年至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学生组织战斗队,开展“四大”。1967年6至8月,军宣队和工宣队先后进校,实行“工人阶级占领上层建筑”,领导学校的“斗批改”,组织学生复课闹革命。

1967年10月26日建立革委会,由王士魁、任清先后任革委会主任。1968年陆续恢复原教学班并按部队编制,将年级、班改为连排建制,各种活动小则以排为单位,大则以连为单位。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教师分配到连排,和学生为同壕战友接受工人、贫下中农和解放军的再教育。学生以一半多的时间下厂、下乡、下连队。

学校于1968年开始,先后在洋河滩开稻田40亩,在刘家窑建战备分校一处,作为开门办学的基地。学校名称曾先后改为“宣化机修厂、宣化氮肥厂五七学校”,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1971年前只有初中,学生按片入学,不经过入学考试。1971年暑假后恢复高中,学制定为二年,由本校初中学生连续升入,也不经过考试。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中,共培养出初中毕业生3225人,绝大部分升入高中或中专继续学习,培养出高中毕业生2169人,除1966年毕业生未升学外,其余各年以平均70%的升学率升入高等学校,共1415人。这些学生在高等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岗位上,已成为国家各项建设的骨干力量。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由于高等学校停止招生,学生毕业又不做文化知识质量考查,发给毕业证,直接分配上山下乡或进入工厂,参加生产劳动,计有初中毕业生3000多人,高中毕业生1400多人。另在文革前和文革中,本校还曾办过师范班各二个,毕业学生共200多人。本校的毕业生遍布全国,正所谓桃李满天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开始恢复班级上课,学校定名为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校。学制仍沿用文革中的三二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二年,1981年恢复三三制)。1978年5月改建领导班子,由张敬先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恢复教研组,建立和贯彻教学常规、课堂常规及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充实教师队伍;按教育部颁发的设课标准开设课程,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及教学大纲,由教导处统一排课,实施统一的教学计划。

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校园,王树国、李智志两位校长,励精图治,校园面貌,喜人变化。1979年4月,学校被确定为张家口地区重点中学。1987年年初,学校重新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成为全省161所重点中学之一。同年7月,学校奉上级决定停办初中,变为高级中学,招生实行八轨制。1982年12月15日,举办校庆80周年纪念大会,张家口地区专员刘一鸣等30多位校友返校参加庆典。老校友张苏、康世恩、文击等为校庆题词。其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学体育、卫生先进学校、河北省中学生“攀高峰杯”足球赛冠军,全国“幼苗杯”足球赛冠军等荣誉。1982年高考,李垣辰同学取得全省理科第四名,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步入九十年代,董锡荣、任清两位校长,以“团结、敬业、勤奋、竞争”为校训,“内抓管理建队伍,外树形象创一流”, 学校有了更新的变化。“逸夫教学楼”、标准田径运动场、图书馆楼、教工住宅楼相继竣工使用。1992年12月15日,隆重举行校庆九十周年纪念大会。老校友、全国政协常委马信,原总参炮兵部部长文击,总政干部部部长梁济民,国家教委社科司司长杨瑞森和地委书记刘一鸣、副专员张宝义等三百多名校友与市区领导、友好单位领导莅临大会。

进入21世纪,学校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实现了大踏步发展。2002年9月29日,学校举行了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张家口市市长张宝义、校长任清、教师代表张瑾、校友代表郭志忠在庆祝大会发言。省教育厅副厅长韩清林、康世恩夫人何蓉、原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瑞森、原国家南海救助打捞局局长赵家麒,市区领导、友好单位来宾,历届校友代表、在校师生共计一万余人参加大会。

2007年7月,郭媛英任校长,成为学校百年历史上首位女校长。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管理强校”理念,有机整合科研、教研和管理资源,强化集体备课,强化业务测试,努力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质量,连年攀升。易俊阳获得河北省理科第十名,考入清华大学。以后又有付亚利、霍昱洁、费金韬等7人考入北京大学。2000届校友李亚晖为母校设立李亚晖奖学金。2011年,柳川教学楼(柳川校区)、行政综合楼建成使用,又改建校门,设计者均为94届校友冯刚。2011年春兴建了同心鼎,2013年秋,在李大本始建礼堂百年之际,树立李大本塑像。2010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观摩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杨勇副厅长到会讲话,用“三个没想到”,盛赞宣化一中的课程改革。

近十年来,学校坚持文化引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又取得新的突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 “规范加特色”为办学方向,落实“精细严实”的工作总要求,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办出了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学校确定了构筑晋冀蒙教育高地,跻身京津冀名校行列”的发展目标,及“千百十一”计划的具体目标。启动优秀生培养“珠峰计划”,招生规模扩大为24轨,并逐年扩大。

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学校声誉不断提高。2014年,刘思远获得全省文科第五名,考入清华大学。2019年,石云翔考入清华大学飞行班。10年期间,有魏新坡、费越等11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020年高考,全校上本科一批(强基线)人数首次超过千人,实现历史性突破。

国际视野也得到不断拓展,学生先后赴俄罗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开展研学活动。2018年,接待了韩国崇一中学来访。2019年,学校足球队赴韩国访问交流。学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健美操冠军赛冠军;四名队员获得运动健将称号。学校机器人和创客团队,获得高中组创客项目全国二等奖。足球队获得全市足球联赛高中组冠军、河北省中学生足球联赛高中组第五名。桥牌队获得河北省团体冠军、全国双人赛第六名。

百年创伟业,同心向未来。“敢为人先、事争一流”的宣化一中精神包含三方面内容:

一是报效祖国的爱国情结和奋发有为的社会责任。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直至改革开放,在所有重大的历史变革中,一中师生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与祖国母亲同呼吸、共命运。一中学子始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在每一个历史年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处都有一中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身影。

二是勇于探索的改革意识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尽管宣化地处塞外,但宣化一中人不封闭,不保守,就如校歌所唱“文泽光芒照塞外,长城岂能阻春风”,从一百年前的李大本校长的道尔顿制教学实验,到今天的新高考改革、珠峰计划,一中人始终不惧风浪,与时俱进,勇做改革创新的弄潮儿。

三是追求卓越的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李大本校长在《省立第十六中学校二十三班同学录序》中说,学校和学生要达到“学术之纯诣,人群之极轨”;这是一中先贤的夙愿,也是一中人从未停止过的、追求卓越的脚步,精细严实,孜孜以求,不断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不断集养着勇攀高峰、问鼎华夏的气质和信念。

 

作者简介:战勇,宣化一中副校长、宣化上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Copyright © Chahar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440×900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浏览器访问本站
冀ICP备15009271号-1 冀公网安备 13070302000111号
地址:张家口市桥西区长青路19号
联系电话:13903236923 / 0313-802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