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 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 察哈尔资讯 > 察哈尔人物 > 正文
二人台笛子演奏家冯子存(二)
文章来源:《张北文史资料》    发布日期:2024/1/29    点击数:257 次


1925年,冯子存在包头难以糊口,便随兄长一路吹吹打打,靠卖艺回到了家乡。虽然身无分文,囊中羞涩,但他却带回了西路二人台艺术瑰宝,又参加了家乡的小戏班演出。在演出中,他别具匠心地把西路二人台与当地唱小曲的东路二人台揉在一起,使家乡的二人台小戏增加了许多新意,深受群众欢迎。不久,冯子存为了追寻酷恋的二人台艺术,二次“走西口”,一路乞讨,流落到了坝上尚义县。因为吹得一手好笛子,很快就接识了杨维藻、李儒、罗大等民间艺人,自发组成临时演奏班子,经常到南壕堑、商都、康保、张北等地演奏二人台、山西梆子、土秧歌、高桥会,挣些莜面糊口。因收入无几难以维持生计,他又做起小买卖。在他的小卖摊前,经常聚着很多人,他们不是来买货的,而是专门来听冯子存吹笛子的。冯子存为人厚道,只要大家愿听,他就吹上几段。每逢天阴下雨或冬雪晚上,他和穷哥儿们凑在一家热土炕上,自吹自拉、自演自唱,其乐融融,那悦耳动听的笛声,给穷苦的听众送来了阵阵欢乐,使他们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烦恼和生活的艰辛。后来,他参加了坝上高八子、油卜子二人台小戏班,积攒了几个钱,自己组建起“天成班”二人台戏班,走村窜户演出,活跃在坝上、坝下。尤其是坝上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沙弥漫、气候寒冷,在演出过程中,他经常住小店、饮冰雪、吃炒面,场面、磨坊、街头、田间都是他演出的露天舞台。艰苦的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冯子存坚强不屈的性格,培养了冯子存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寒风刺骨的坝上打土摊露天演出,连续吹奏四,五个小时从不喊累。尤其是长期顶风冒雪吹笛子,使他练出了吹“顶风笛”的绝技,他吹奏的笛子功底深、底气足、音量大、力度强、口劲好、音质厚实而饱满,冯子存的名气越来越大。贫寒的家庭出身,使他从小养成了平易近人的艺术美德,对观众有求必应,点什么他就为大家吹什么,做到了百提不拒、千吹不厌,赢得群众高度赞赏,成为坝上草原德艺双馨的二人台艺人。大家都夸他的笛子是支神笛,赞美他的吹奏技艺能把天吹破,以此便赠送他一个响亮的艺名——“吹破天”,而且越叫越响,直至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实姓名。

 

“吹破天”名扬坝上草原,许多二人台艺人争先恐后和他搭班演出,演出范围迅速扩展到商都、兴和、康保、尚义、张北、沽源一带。张北的丁五子、张普林、荞面旦等著名二人台民间艺人也纷纷慕名而至,和冯子存一起搭班打土摊演出。在长期搭班演出中,冯子存一边学习研究二人台音乐,一边为二人台小戏伴奏,一边演奏二人台牌子曲,一边编创新的二人台乐曲,虚心向各位著名二人台艺人学习二人台音乐艺术,共同切磋伴奏技艺,致使笛子吹奏技艺大幅度提高。他们每到一处,三里五村、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成群结队地赶来观看吹破天的笛子演奏,大家十分羡慕他那灵活自如的手指,非常佩服他吹笛子的用气功底,喜欢倾听他吹奏的二人台曲目,更爱欣赏他吹奏笛子时那个醉人的神态。散场后人们纷纷请他去家里吃油煮糕、炸油饼、山药鱼儿等家乡美餐,并腾出热乎乎的炕头请他到家过夜休息。1930年,冯子存和张北县的丁义祥(丁五子)、吕宝善(水仙花)、李富荣(二毛旦)、杨宝(万人迷)等七八个著名二人台艺人在张北、沽源、化德、宝昌、围场、丰宁等地搭班演出《卖菜》、《割红缎》、《小寡妇上坟》、《相女婿》、《走西口》、《拉骆驼》等二人台剧目,一次次震惊四座、拍手叫好,每场演出结束许久观众都不愿离去。

 


(未完待续)

编者注:

1、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张北文史资料》

编      辑:吴金岭    

审      核:武少波


Copyright © Chahar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440×900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浏览器访问本站
冀ICP备15009271号-1 冀公网安备 13070302000111号
地址:张家口市桥西区长青路19号
联系电话:13903236923 / 0313-802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