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 关于我们 > 学者论坛 > 正文
简述“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
文章来源:金姝利    发布日期:2023/8/15    点击数:1399 次

一、延安大学的师生来到张家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抗战取得了伟大胜利当时,延安根据时局需要,迅速派文教事业人员开辟新解放区宣传革命。党中央决定安排延安大学(原名“陕北公学”,1938年建校。)的三个学院搬迁到东北建学。11月初,在延安中央党校二部礼堂朱德同志做了动员报告;13日,毛泽东接见延安自然科学院的老师,做了关于战胜蒋介石内战的战略方针,继续办好自然科学院,特别是注意吸收工人和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工作的重要报告

延安大学根据中央指示组织了一个大队,任队长下面分设鲁艺学院、自然科学院行政学院三个中队分别宋侃夫、王甲纲、于光远任中队长

11月15日全体人员从延安出发,一路向西……经陕西、山西、绥远,又山西、察哈尔多省多地,至12月下旬(24日夜),历40天行来到晋察冀首府张家口 

时,民党已经占领山海关、承德锦州等地,切断了去东北的道路,大部分人员滞留张家口由于晋察冀边区政府接管了很多工业企业,需要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晋察冀中央局聂荣臻书记向中央请示,决定将延安大学的师生留在张家口(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共晋察冀分局,改称晋察冀中央局)。

著名记者子冈在1946年2月13日《大公报》上发表的《漫步张家口》中记:“自从1945年)八二十三日十八集团军经过两次战斗牺牲了五六百战士,从东南西三面包围,克复了这伪蒙疆的心脏的张家口以后,这个以皮毛与口蘑著名的城市成了一个神秘的都市。中共很迅速的把地方变成教育的中心,政治中心却仍在延安。延安的许多文化工作者徒步行军了二千五百里路程,走破了棉鞋,蹭破了棉裤,没有孩子的女同志也不例外,只有母亲与孩子坐在骡轿里(父亲就得当骡夫),就这样,有上百的文化干部抵达了张垣。加上晋察冀边区原有的文化教育干部,张家口的书卷气息浓厚起来了

延安根据聂荣臻意见,及自然科学院副院长恽子强的建议,同意将自然学院师生(100多人)并入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以下简称“工业专门学校”)。     

本文主要记述延安自然科学院师生在张家口的办学情况——“延安的自然科学院迁来与张垣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正在招生。”

二、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的名称及建校时间、生源

1、名称及建校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工业部为培养采矿、机械、交通等普通技术人才,曾在解放区阜平设立“工业训练班”。日伪时期在宣化设有(伪)宣化工科实业学校(采矿科),在张家口设(伪)蒙疆交通学院。日本投降后,两校尚存的一些设备及师生约30人,由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接管。

1945年秋,宣化、张家口相继解放后,晋察冀边区政府从阜平十家寨迁往张家口,张家口成为晋察冀边区首府。晋察冀边委会为适应形势需要,集中力量培养工矿技术人才及工厂行政干部将上述阜平工业训练班移至宣化工科实业学校,由边区行政委员会直接领导。在《晋察冀日报》上刊登了号召该校原各班学员返校复课;及收年龄1725岁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及现任工矿、交通、机关之职员,修业时间为二至三年的通知。

学校名称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简称“工专学校”。

在(1945年卷号1“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文书档案”中,有学校正式启用公章的记载:1945年11月5日,“工专学校”正式起用条形便章,及正、副校长之印……当时的校长为军区工局副局长刘再生,副校长为陈琅环。

1945年12月,学校搬至张家口(伪)蒙疆交通学院。月底延安自然科学院师生到达张家口。

1946年1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师生正式并入“工业专门学校”校长由原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恽子强担任(民主人士恽子强,作为校长,主要是与高班学生一起做化学科研。王甲纲同志负责学校日常行政工作)。

1月23日,校长恽子强主持校务会议,正式“宣布了学校名称: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

1946年8月13日《晋察冀日报》刊登一篇《欣访公专》的文章,作者肖白这样介绍该校:“……12月底,延安自然科学院迁张,乃与该校合并,更名张家口工业专门学校,简称‘工专”。

所以,对于延安自然科学院来张,有两点说明:其一两校是“合并”,而不是“成立”;其二是“张家口工业专门学校”的名称,在当时也是适用的,应该也是普遍认可的称谓。

有文章称,延安大学到张家口后,成立了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或“后将宣化工业中学迁至张家口,并入自然科学院,改名晋察冀工业专门学校”,以及“在张家口创建了中国医科大学、华北联合大学、张家口工科专门学校”之类的回忆,应该是不准确的。

 2、生源

“工专学校”的生源,除晋察冀根据地老区来的知识分子,和宣化原“工专”学生;近一半为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师生。此外,还有平津地区经地下党介绍来解放区求学的十余名青年学生;延安中学迁到张家口后转学来的十几名学生,及华北联大转学过来的7位学员也进入了工专学校。1946年夏,“工专学校”成员已经扩充近300人。

记者子冈1946年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张家口漫步》一文亦有如下说:“联大有三百多平津新去的学生,张垣的较少,程度较差。三院学生中除文艺学院需学外国语的费时间外,其余都于半年毕业后分发下乡,做群众工作。入学考试与一般大学不同,不考理工功课,只要有相当常识,对政治认识清楚,有听讲记笔记的能力,便可以录取。在校一切食住费用学校负担,吃小米饭。”

湖南图书馆馆藏资料中的两张图表,清晰反映了当时“工专学校”师生情况:

项别

教职员

勤杂员

总计

87

69

156

13

 

13

共计

100

69

169

 

图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份,工业专门学校人员情况表

 

 

 

学生数

专任教员数

职员数

勤杂人员数

综计

  

  

民五

国年

  

138

8

28

24

198

25

 

 

 

25

共计

163

8

28

24

223

  

  

民五

国年

  

 (六月)

163

13

29

32

237

37

 

2

 

39

共计

200

13

31

32

276

图二: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夏)工业专门学校人员情况表

 

、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的教学情况

1、教学安排:

抗战期间解放区中心一般为农村,当时建立的习班”,大多只是十几天或几个月的速成训练班。民主政权进到城市适应未来和平建设的需要技术教育的方针开始了长期的打算。晋察冀边区教育处与工业部门会商,决定对“工专学校”招收的每一学生,根据测验的实际情况,先充实高中以下数理化基础知识,再进行多科深入。测验后体教员根据各班学生不同文化水平,学习课程内容差异,制定了暂行课程学习计划将全学生划分为不同文化程度四个班次(一班、二班甲、二班乙和三班)。

水平最高的集中到一班,约一个学期学完高中课程,拟半年后分科第二班相当高中一年级程度,拟两年后分科;第三班系高小毕业程度,三年后达分科水平。每日学习时间为十小时

2、课程内容:

主要学习课程属于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绘图、工程常识、外文(英)、社会常识等当时师资情况看一般为国内大学毕业水平学校先设立机械、化学两个专业有日伪遗留工厂的器材设备,购置一些化学仪器

学校多次派人(地下党)到平津地区购买教科书、参考书、绘图仪器和理化试验仪器等。学校教学计划在逐步施行中……根据边区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学校还预计暑假后100150名高中毕业生,按照需要设立机械、电机、化学、矿冶、市政土木等科

史料显示,学校曾多次分批派教员到北平购置化学实验仪器及实验用品,及购买马列主义书籍,党中央出版的书刊等。一次在回张家口,路过青龙桥时,被当地驻军稽查扣押,后经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交涉,才得以释还14箱器材……

(注:1946年5月3日《晋察冀日报》的此报道中,亦称该校为“张家口工业专门学校”)

3、办学作风:

当时,是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组织尚未公开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只有依靠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去影响群众,关心群众,团结群众;并通过学生会组织全体学员关心学校,与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办好学校工专学校一切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为教育目的,秉承延安作风和发扬独特的办学校风。针对每一位学的不同经历,不同思想状况,在保证教学质量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的基础上,每周坚持半天政治课学习,并经常在师生中开展时事和形势教育活动。   

政治课不按原来班次,将学生分为两组,高级组以讨论实施策略为主,低级组则上课。 

“工专学校”的老师大多来自延安晋察冀老区,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心事事以身作则,有着良好的思想作风朴实的工作作风党的领导、民主作风、老师的表率作用,成为“工专学校的三大特色

 4、校址:

有资料显示:“工专学校”自1945年9、10月间成立,其校址由最先设在宣化城内(原(伪)宣化工科实业学校),后改在龙烟铁矿大楼;很快以龙烟铁矿大楼不适合做校舍,又迁至直属领导机关;12月间,移至张家口(伪)蒙疆交通学院。地址在张家口桥西大境门内长胜街。这里也是延安大学师生回忆到张家口的第一印象之地。这里有安静的教室,整齐的桌椅,和实验室图书资料室,以为活跃业余生活,师生们动手修建网球场篮球场和其他体育活动设施……

四、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的去向

1946年6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协议,简称《双十协定》彻底撕毁,全国突现紧张局势。解放区各地迫切需要革命干部边委会根据长期培养人才的教育方针,改进教育计划将学校变为理科高中性质,不设科系。比如第一班至9月中旬始完成毕业手续,全班原有41人,除8名暂时留校随恽子强校长做化学研究外,其余分配到各工厂,工作学习。 二班调走了一些学员……

在北京理工大学收藏的“1946年晋察冀边区业专科学文书(档案卷号3)晋察冀边委会直属工农商三校的教育计划的变更文件”中,对“工业专门学校”有着明确的安排:

1、工业专门学校

今年暑假第一班毕业,因形势关系及教员、设备困难,暂不分科系(原拟先设地矿系,愿学地矿者仅五六人,不能开班)。按学生志愿(机械、化工、地矿) 分配到有关机关或工厂在工作中去学习。

第二班两个班,明年暑假学完高中数、理、化,仍按原计划进行。

第三班程度差者可转入市中学习,另招初中毕业或高中肄业程度的一个班。如此工专实际上变为理科高中的性质。恽校长可兼任实际研究工作。

2、农科职业学校(从略)

3、商科职业学校(从略)

1946年9月29日,国民党军队开始向张家口进攻;10月9日,傅作义部偷袭张北成功,张家口腹背受敌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工专学校开始撤离,三个班约有学员100名左右,除了个别学生离校外,基本上都撤出来了。从延安和平津来的学员没有一个掉队张家口吸收的教师绝大多数留下没有撤出学校转移至蔚县暖泉镇后,傅作义军占领了张家口,又有进攻蔚县之意学校再转移至河北建屏县……

资料显示:当时从张家口撤离的比较仓促,大量的非战斗人员同时撤退,造成沿途拥挤,撤退困难。工专学校师生纪律性强,组织严密撤退的相对顺利。从张家口运往山西天镇的撤退物资堆积如山,由于上级对专学校的重视和关怀,撤离前,晋察冀中央局给开了介绍信。请沿途地方政府帮助运输物资图书仪器设备等,这些从北京买来的珍贵学习所需,及时运到了目的地,为后来继续办提供了坚实保证。

据湖南图书馆馆藏资料记载,11月学校人员情况如下:

项目

教员

职员

勤杂员

学生

一班

二甲

二乙

三班

人数

7

26

7

8

42

43

27

120

综计

160

 

12月初,学校转移到平山县白岭村“接到边区工业局成立化工研究所的通知,要恽子强同志去任职,恽子强带领高班的十几位同学去了;与此同时,边区教育局决定工专与当时接管的铁道学院合并,成立了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

师生们从大城市(张家口),一路来到农村。油灯代替电灯河水,井水代替自来水;面临交通不方便,出门就是山,粗粮,蔬菜极少等困难。但是生活在老根据地的革命群众之中,汲取着新的营养,为新的环境所吸引同学们依然有着高涨的学习热情。

1940年创于延安,这所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经历了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学校辗转于华北解放区坚持办学,几1948年8月,与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在井陉县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7、8月间,学校迁至平。建国,学校与中法大学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1951年底学校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10月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追溯历史,不忘初心。如今的北京理工大学,是著名的高等学府。

 

附一: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招生简章

 

一、宗旨:培养工业技术人才,为建设新中国近代工业服务。

二、班次:初级班:(一)机械科,(二)采矿冶金科。

高级班:(一)机械科,(二)采矿冶金科,(三)化学科。

专修科:(一)机械科,(二)采矿冶金科,(三)化学科,(四)电机科。

三、资格:初级班:高小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体格健全者男女兼收。

高级班: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体格健全者男女兼收。

专修班: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体格健全者男女兼收。

四、报名:日期:自1945年12月26日起。

地点:张家口长胜大街(伪交通学院旧址)

五、考试:初级班:(一)国文,(二)常识,(三)算术,(四)口试,(五)体格检查。

高级班:(一)国文,(二)理化,(三)数学(代数、平面几何),(四)口试,(五体格检查。

专修班:(一)国文,(二)理化,(三)数学(代数、平面几何),(四)外国语(英、日,自选一种),(五)口试,(六)体格检查。

地点:本校。

六、修学期限:初级班四年,高级班三年,专修科两年。

七、待遇:学费一律免除。住宿及讲义一概由学校负责。公费生并由学校供给伙食服装。半公费生除伙食由学校供给以外,服装自己解决。自费生自备伙食和服装。毕业学生学校负责分配介绍工作。自费生中有自愿就业者,听便。

《晋察冀日报》1946年1月8日

 

附二: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招收插班生

 

一、班次:第一班(约相当于高中三年级程度)与第二班(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程度)各若干名。

二、报考资格:第一班:高中三年以上或同等学历男女兼收。第二班:初中毕业以上或同等学历男女兼收。

三、考试科目:第一班:(一)国文,(二)物理,(三)化学,(四)数学(甲组: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乙组:代数、几何、三角),(五)社会常识。

第二班:(一)国文,(二)初中物化,(三)数学(代数、几何),(四)社会常识。

四、报名:由即日起至3月4日止每日上午九时至下午四时到本校注册科报名。

五、考试:3月5日上午九时起在本校举行入学考试。

六、待遇:学费、讲义费、宿舍费一律免收,家境贫寒无力自费求学者,可酌情补助伙食、被服一部或全部。

七、(一)本校校址——张家口长胜大街。(二)关于本校之教育计划可向本校注册科询问。

                     

校长恽子强

中华民国352月24日

 《晋察冀日报》1946年225日

 

 

 

 

作者简介:金姝利,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爱好者。

Copyright © Chahar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440×900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浏览器访问本站
冀ICP备15009271号-1 冀公网安备 13070302000111号
地址:张家口市桥西区长青路19号
联系电话:13903236923 / 0313-802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