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祥瑞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了张家口,曾经于宣化设置了一个名叫“宣化省”的伪政权。
关于这个伪“宣化省”具体设置的时间;为什么要设置此伪政权;它又是何时覆灭的,本文力求简明,以期读者了解,并方家指正。
1937年8月,日军占领了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随之在张家口建立了伪察南自治政府;之后又在张家口设立了伪蒙疆联合委员会,以统筹伪察南自治政府、伪晋北自治政府、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三个伪政权的具体事务。
随着形势的变化,1939年9月1日,又将伪蒙疆联合委员会改为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统辖伪察南、晋北、蒙古联盟三个伪政权;并将伪察南自治政府更名为察南政厅。伪察南政厅公署地址,就是现今张家口察哈尔都统署旧址。
当时,时任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主席的德王,对此并不满意,为了实现其蒙古建国之更大野心,遂于1941年8月4日,首先在内部,将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更名为“蒙古自治邦”;并于1943年,分别将伪察南政厅改为宣化省;将晋北政厅改为大同省。在设置宣化省后,又将其治所由张家口移驻宣化。这就是伪“宣化省”的设置过程。
德王在其回忆录中记述了这一段史实:“即于1941年8月4日挂上蒙古自治邦的牌子。既未举行典礼,也未展开宣传”,又记“1943年秋,又进行机构改革。……把察南政府改为宣化省,由张家口迁至宣化办公。把察南政府原址做了我的主席府。调任察南政府长官陈玉銘为参议,原最高检察厅长刘继广调任为宣化省省长。将晋北政府改称大同省,调任巴彦塔拉盟劝业厅长李树声为大同省长。将张家口市升格为特别市,归政务院直辖,任命崔景岚为市长”。德王的这段记录,言简意明,既有宣化省的设置时间,也包含了张家口察哈尔都统署称为“德王府”的时间,以及张家口称为“特别市”的时间。
说到特别市,日本统治时期,北平也有曾一度改为了北平特别市之事。
1943年1月1日,伪宣化省在宣化正式成立。伪宣化省辖万全、宣化、蔚县、阳原、怀来、怀安、涿鹿、龙关、赤城、延庆等10县。省长为刘继广,次长是日本人泽田贞一。伪宣化省公署位于宣化牌楼西街。下设两院两厅,分别是参议院、立法院、警务厅、民政厅,下设十几个科、局、室。下属各县皆成立县公署;县以下实行镇、乡、村制,建立了严格的以保甲制为核心的自治体,以巩固其统治。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路军收复张家口,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覆亡;之后又收复宣化,伪宣化省也随之彻底覆亡。其存续有两年多时间。
从以上简述,我们可以看到,1943年到1945年期间设置的宣化省,是一个日伪政权,它的存在在历史上是一个伤痛,也是宣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值得史学爱好者深入探究。
(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