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来,男,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吕家庄村人。1968年至1979年在本村小学、中学读书;1980年至1994年在村务农;1994年至1996年在蔚县农技中专学校读书;1996年至今在村务农。
清末民初,杨全来的曾祖父杨文照,是蔚县吕家庄宋梅灯影戏班的主要艺人之一,在灯影戏舞台上一直活跃到抗日战争爆发。抗战胜利后,已进耄耋之年的杨文照将灯影戏技艺传承给后人,也就是杨全来的本家爷爷杨老扶。杨老扶从事灯影戏表演到“文革”被禁演,之后在家将灯影戏全部技艺传授给杨全来。改革开放后,杨全来再次组织起灯影戏团,使这一古老艺术重现风采。
杨全来读小学就开始接触灯影戏,中学毕业后在家跟随本家爷爷学习灯影戏的操作、演唱。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已成为蔚州灯影戏表演的多面手,并经常组织演出活动。目前,他是蔚县吕家庄蔚州灯影戏团团长,这个灯影戏团,也是蔚县现在唯一一个能够表演蔚州灯影戏的社团,业余时间仍活跃在蔚县四乡,为人们展示着独具魅力的灯影戏。
蔚州灯影戏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由陕西碗碗腔皮影和蔚县秧歌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相传,清朝光绪年间,陕西大荔县一带连年大旱,寸草不收,一些“碗碗腔”皮影艺人背井离乡,流落到山西、河北。流落到河北的有些“碗碗腔”艺人途径蔚县,被吕家庄民间艺人所接纳,继承其表演形式,改驴皮皮影为牛皮皮影,将蔚县剪纸的刀刻艺术运用于皮影人物制作中,使其形态更为厚实生动。然后又将蔚县秧歌的演唱风格与其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了具有蔚县地方特色的吕家庄“灯影戏”,也叫蔚州灯影戏。
杨全来继承了灯影戏的全部技艺,利用三张高桌为舞台,在3米宽、1.5米高的纸窗影幕上,组织一班艺人,晚上唱的是打台小戏,演的是牛皮影;白天演的是蔚州大戏,演的是木偶戏。牛皮影通过油灯的光线将影子投到纸窗上,由杨全来用小木棍上的铁丝拨弄影人四肢,变换各种姿态。皮影人的头是活的,根据演唱的剧情,通过换头来变换不同的人物。木偶人则不需要灯光,用木制灯台作为木偶人的躯干,上面插上彩绘的泥塑头像,肩膀和两臂用六道木棍支承,穿上特制的服装即成木偶。艺人躲在幕后,手持灯台底座操纵着木偶人的行动,演绎着各种故事。灯影戏艺人都是多面手,既能操作皮影或木偶,又能演唱各种行当。乐队也是一人兼顾多种乐器。杨全来集操作、演唱于一身,并能组织灯影戏的演出,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
杨全来不但继承了蔚州灯影戏的表演技艺,而且还通过舞台实践,对蔚州灯影戏的唱腔和表演程式不断充实、创新和完善,使蔚州灯影戏得以传承和发展。2003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剪纸专项工作会议在蔚县召开,杨全来带领灯影戏团为与会专家学者表演,受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河北省民协主席郑一民等200多名专家的赞誉,并引起省、市电视台的重视,予以专题报道。
杨全来的代表作品有:打台小戏《京东桥》、《小妖子挂灯》等,蔚县大戏《三娘教子》、《斩子》等,蔚县秧歌《借冠子》、《卖饼》等。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他便组织灯影戏团为四方百姓义务演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从而扩大了蔚州灯影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