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春,男,农民,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人。
清朝末年,拜灯山制作技艺传至郭家、袁家、马家先人。民国年间,康春的父亲康德成就是凭借对民俗文化的喜好和公认的心灵手巧,才得到马家传人马有福的传授,建国后成为拜灯山灯火制作和社火表演的主要传承人和组织者。
说起康春学习拜灯山技艺,那还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说起。1970年春节期间,正在上初中的康春放假在家,每天跟着父亲康德成等拜灯山艺人看热闹。一天,当父亲和艺人们将灯山楼内的灯火字画摆好后,康春问父亲:“爹今天摆的啥字”?父亲回答:“天下太平”。康春说:“错啦!”父亲和另两个艺人说:“没错!”康春仍坚持:“错啦!”父亲不高兴地说:“去,你懂啥!”拜灯山的灯火字画在未点燃之前,是难以看出图形的。康春见说不服父亲他们,便小声嘟哝一句:“点着火你就知道啦!”生气的扭身走了。当夜幕降临,灯山点燃时,果然灯火字画的“天下太平”的“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康春父亲一见说:“坏了!还真让这小子说中了。”连忙招呼艺人们加灯盏补上“太”字那一点。艺人们赞许地对康春父亲说:“老康,你儿子行,咱拜灯山后继有人了!”从此,父亲再也不敢小瞧康春,每逢村里拜灯山民俗活动,只要康春在家,父亲总要带他去,让他认真学习拜灯山技艺。
历经十几年的学习,到1985年以后,康春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拜灯山的制作与祭祀表演活动。后来,康春担任了村干部,更成为每年春节期间拜灯山民俗社火活动的主要制作者和组织者。不但亲自制作、表演、而且还承担起传带年轻人的责任。
拜灯山这一古老民俗活动之所以能继承并发展到今天,凭的是康春对民间文化的挚爱和执着。灯山的灯火燃料是麻油,而近年麻油掺假十分厉害,影响了灯光效果,为此他四处奔波寻访好麻油。2002年春节,康春山上种胡麻的亲戚送给他家10斤纯胡麻油,妻子高兴地心里说这下可以吃上好油了,可第二天妻子炒菜时却找不到那桶油,问康春才知道让他拿到灯山楼变成了灯山的燃料。妻子为此又气又恼,可康春却说:“好油吃了香咱一家,点灯山亮的是全村。再说我也是试验,好了让咱亲戚专门供应拜灯山的麻油。正是这种执着,使康春把拜灯山民俗社火完整地传承下来,并创作了“五谷丰登”、“四季平安”、 “年年吉祥”等多个作品,让成千上万的人欣赏到了这一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为民间技艺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受到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等专家学者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