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 关于我们 > 学者论坛 > 正文
华北联合大学在张家口的岁月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    发布日期:2025/4/23    点击数:36 次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京外旧址建设,深化前身时期特别是华北联合大学在张家口复校后的办学实践研究,校史馆副馆长楚艳红一行赴张家口与河北北方学院有关部门、张家口市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校史研究员进行座谈,并寻访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华北联合大学在张家口办学的两处旧址。 

 

华北联大在张家口

1939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两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合并陕北公学等四校成立华北联合大学。7月12日,华北联大从延安出发,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到达晋察冀边区,在敌后办学。1942年7月,华北联大已设有法政学院、文艺学院、教育学院和群众工作部、中学部,全校教职工和学员共4000多人,其中学员3000多人。

随着边区形势日益紧张,华北联大经过两次缩编,只保留了教育学院。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时,教育学院教职工和学员达到六百人,其中一部分到新解放的城市——张家口继续办学。

进入张家口后,华北联大复校,恢复了原来的文艺、法政、教育三个学院和一个文艺工作团。文艺学院下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新闻五系。法政学院下设政治、财经两系。教育学院下设国文、史地、教育三系。 

华北联大在张家口时的校舍、校部正门


复校后华北联大校长仍为成仿吾,周扬任副校长,张如心任教务长,林子明任副教务长,沙可夫、艾青任文艺学院院长、副院长,何干之任法政学院院长,于力、丁浩川任教育学院院长、副院长,吕骥、周巍峙及张庚任文艺工作团团长、副团长。

1946年6月,华北联大新成立了外国语学院,下设俄文、英文两系,浦化人任院长。

张家口办学时期学生的来源主要是城市,占绝对多数的青年学生是从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如北平、天津等)来的。国民党曾在由北平通往张家口之间的南口,设立严密的岗哨,拦截要进入解放区的青年,但他们仍然不顾一切危险,陆续涌入华北联大求学,愿到解放区受新式的民主教育。华北联大的教职工和学员,始终保持在一千多人。

华北联大师生庆祝张家口解放


1946年的春天,华北联大组织了两个慰问团,到前线慰问为争取和平民主事业而自卫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们,大大地鼓舞了其斗争精神。不久又组织了大秧歌队帮助新解放的张家口市民,把旧历年过得空前热闹,并经常在市内宣传动员民众,努力参加争取和平民主事业的各项工作。

4月,全体教职工和学员一同参加了挖修市外西沙河的工程。劳动的热忱感动了城市的人们,密切了市民与学校的关系。

5月,除参加张家口市参议员的选举外,还进行了各种宣传和组织的工作。

7月,大部分的教职工和学员又去到乡村实习,帮助政府推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次实习使学员们参加了富有历史意义的土地改革,帮助农民翻身和得到土地,也使他们学习了不少实际的生动的知识。

1946年9月初,随着国民党发动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内战,飞机的威胁轰炸,学校又不得不暂时离开城市,离开张家口。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时期校史读物编委会.人民的大学——华北联合大学(1939—194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Copyright © Chahar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440×900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8.0以上版本的IE浏览器访问本站
冀ICP备15009271号-1 冀公网安备 13070302000111号
地址:张家口市桥西区长青路19号
联系电话:13903236923 / 0313-802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