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库公路,作为张库大道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北部公路交通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它开启了中国北部的长途汽车客货运输业,繁荣了张家口的口岸经济;密切了北部边疆和内地的联系,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利权,为边疆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也将草原性格高原性格以更为快捷的方式输入张家口,使张家口的地域性格更加丰富。所以说,张库公路与京张铁路一样,是经贸路、爱国路和文化路。笔者认为应该将张库公路开通运营的意义,放到中国北部边疆治理的大局上来看,放在与京绥铁路为轴心的经济带血脉相连的联系上来看,将视野拉长到张库公路开通运营前10年的铺垫和后10年的效果上来看。基于这种认识,有以下论述。
崇礼古商道遗址航拍图 李现云 摄
张库公路蕴含爱国主义
笔者认为,张库公路修建有两个大背景,一是中国北部的边疆危机,一是战争赔款、落后生产力叠加导致的经济危机。在推动解决这两大危机的过程中,京张铁路、张库公路应运而生,突出的特征都是爱国。
清末民初,中国北方一直有着严重的边疆危机,清政府和民国政府虽然积贫积弱,但是也想尽办法巩固边疆,抵御侵略。在应对策略和方法上,除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外,也将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作为促进边疆及其附近地区和内地的经济联系作为治本之策和长效之举。1912年冬到1913年,在沙俄支持下,蒙古国哲布丹尊巴分裂集团武装窜犯进犯了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及昭乌达盟。面对危险局势,为了应对危机,中国政府以设置准省级政区的形式,在1914年7月6日,公布建立了热河、察哈尔、绥远为特别区域。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域借治张家口。张库公路从1907年2月,察哈尔都统诚勋上奏光绪皇帝“知州赵宗诒等申请创办蒙古汽车公司,拟在张家口至大圐圙一线,开办汽车运输”的建议被朝廷拒绝,到1917年允准开办,历时10年。前8年可谓是一波三折,久议不决。后两年,转折为迅速推进。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域成立,张家口成为其首府后2年多一点时间,1917年北洋政府就同意开办张库公路,意在使这条公路发挥政治和经济的双重作用。张库公路与京张铁路构成丁字形交通布局。张库公路开通运营后10年间,张绥铁路延伸到了包头,与此相伴生的是,京绥铁路经济带快速形成,张家口政治经济地位迅速崛起。1928年,热河、察哈尔、绥远由特别区域基础上成立行省,这与京绥铁路与张库公路丁字形交通构建所发挥的政治经济作用不无关系。
张库公路承载开放精神
张库公路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张库公路全长1110公里,一路向北,通达蒙古国,面向国际。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放胸襟。大成公司,是具有开放眼光和商业胸襟的民营企业,以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抓住张家口开埠这个先机,进而捕捉巨大的商机。可以说,张库公路开办运营,本身就是国家开放政策和民营企业抢抓机遇落实开放政策的产物,自然蕴含了开放精神。这种开放精神也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影响之一是为以后发展通向蒙区的公路交通积累了经验,拓展了线路。影响之二是为张家口根植了向北思想开放的基因。这种开放的基因,在1995年张家口被列为开放城市过程中再度萌发,还将为张家口参与构建草原丝绸之路的设想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精神动力。
张库公路推动思维转换
张库公路,拉紧拉近也加快了张家口地域与蒙古地区的联系,草原性格、高原性格与京畿性格、三晋性格在张家口交汇融合。笔者认为,张库公路运营服务的对象在当时应该是以中上层人员为主,他们就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而言,要高于底层商帮和民户,成为中上层人士开阔眼界了解蒙俄提供了机缘和平台。从古至今,为掌握政治和经济资源的人士开智,是促进政策、资源与市场接轨发力的永恒主题。张库公路为中上层人士的思维转换起了作用,通过他们影响张家口的商民界进一步赢得政府支持,引领张家口的发展。
张库公路曾经使一条斑驳沧桑的古道羽化为当时快捷的商业通途。后来张库公路的衰落直至断绝,是多种不利因素风雪交加的结果。但是,张库公路建立的历史联系、播撒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并未消失。进入新时代,张库公路留下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仍然可以作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南部目的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北部桥头堡、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有利条件。
河北北方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长,教授,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陈韶旭。